近年來,貞豐縣大力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,以500畝以上壩區建設為抓手,帶動農戶摒棄傳統農耕習慣,向山地要潛力,向市場要效益,加快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升級,有力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。 在北盤江鎮青杠林壩區,冬季種植的650畝松花菜迎來豐收,務工群眾搶抓時節采摘,壩區到處一派豐收的繁忙景象。
“今年首季松花菜產量450萬余斤,均價每斤1.3元,畝產值達6500元,總產值可達400多萬元。通過土地流轉費,群眾參與務工收入,壯大村集體分紅,‘三金’疊加助當地群眾增收致富! 貞豐縣韋記生態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韋廷忠說。 北盤江鎮加大壩區蔬菜產業扶持力度,推進壩區蔬菜爭創綠色食品,培育品牌,進一步提升壩區蔬菜產業的附加值、知名度,以青杠林壩區為示范,輻射帶動周邊各村發展5000畝蔬菜種植示范基地,創造更多就近就業崗位,鞏固脫貧攻堅成果,助推鄉村振興。
“松花菜大豐收,大家都很高興,我們在家門口種菜,一天有80元的務工收入,土地流轉費,收完后我們還有分紅!必懾S縣北盤江鎮青杠林村村民鐘才芬說。 珉谷街道利用頂肖壩區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優勢,緊緊圍繞農業產業發展,調整優化產業結構,引進農業企業在壩區建設香蔥基地,發展香蔥種植610畝,引導農戶通過土地流轉和務工等形式參與產業發展,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。 “我們頂肖壩區香蔥種植面積610畝,輻射帶動當地群眾150人就近就業,香蔥一年可以種四輪,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,需要大量務工人員,每天到基地務工群眾有100人左右。頂肖壩區主要種植三個品種,集中發往上海、杭州、長沙、蘇州等批發市場。 ”貴州凱馳發展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洋說。 人勤春來早。春節剛過,龍場鎮對門山壩區一派繁忙景象,圣女果種植基地搶抓農時組織務工群眾實施幼苗移栽,做強壩區農業,助農增收致富。 “村里面發展產業,我們在家門口就可以實現就業,還可以接送孫子讀書。每天村里有80至90人來這里上班,每天有100元收入!必懾S縣龍場鎮對門山村村民李問芬說。 據悉,對門山村于2021年12月初開始培育優質圣女果苗20萬株,已完成102個大棚移栽,每個大棚可種植圣女果2500株,產量1萬斤左右,預計今年4月可采收上市。種植圣女果從育苗、移栽到采摘,每個階段和環節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,為對門山村和周邊群眾提供了就近就業的機會。 “我們選擇來對門山壩區種植圣女果,第一是這里的氣候比較好,在黔西南州,對門山這里的溫度高于其他地方2 ℃;第二水源比較好,都是天然水源;第三交通比較便利;第四是對門山村組干部,包括對門山村的群眾對這個項目信心很足,我們有訂單,不愁銷路!辟F州柿紀紅農業服務發展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吳根寬說。 截至目前,貞豐縣共建成500畝以上壩區10個,壩區核心區面積66636畝,主要種植蔬菜、花椒、中藥材和優質稻等作物,壩區入駐龍頭企業13家、合作社24家,帶動群眾就近就業3.8萬人,人均增收2500元。各壩區已基本形成穩定產業鏈,加快了農業現代化進程,為鄉村振興產業興旺奠定堅實基礎。(劉尚春 ) 責編:袁敏 王勝 |
關于我們|新聞投稿:zfdstxwb@163.com|主管主辦:貞豐縣融媒體中心|聯系電話:0859-6616762|貞豐在線
GMT+8, 2022-3-7 15:40 , Processed in 1.098696 second(s), 20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